欢迎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展研究中心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光明日报》刊发我校校长聂宏署名文章

    时间: 2019-12-18 浏览次数: 320

    今日,《光明日报》刊发了我校校长、党委副书记聂宏教授文章《抓牢五个导向培养时代新人》。现转发全文:

    十九届四中全会是我们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高校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中全会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推动大学更好地承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作为新中国举办的第一批航空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1952年建校以来,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始终坚守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铸魂育人,抓牢五个导向,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在培养时代新人上下功夫。

    抓牢以责任为导向的德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以责任为导向的德育,就是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南航的发展,与国家发展同步同行,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始终是学校培养的人才的首要品质和鲜亮底色。从这个角度来看,南航的学生不仅要承担起对自身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同样也要承担对社会、对国家航空事业的责任。在教育过程中,学校坚持把责任担当放在首位,通过开展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来强化学生对自身责任的认同;通过开展感恩教育,来强化学生对家庭责任的认同;通过深挖“课程思政”元素,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来强化对学生社会责任的认同;通过深挖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开展“爱国奋斗·南航担当”校友总师思政公开课、国防企业面对面、师生“行走的课堂”等实践活动,来强化学生对国家和航空事业的责任认同,将立德树人贯彻到人才培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之中,构筑育人大格局,激发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引导他们立鸿鹄报国志、做爱国奋斗者。

    抓牢以能力为导向的智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以能力为导向的智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既要打牢基础知识又要及时更新知识,既要刻苦钻研理论又要积极掌握各类技能,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通专结合、科教融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的理念,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和有效融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学校秉承办学传统,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及校企合作,面向特色行业培养工程专业人才,努力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航空航天特色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在创新的智育环境和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整合学科资源,加强通识教育,促进人文和科学精神融合,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研判思维能力,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广博、视野开阔、人格完整的人。

    抓牢以健康为导向的体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健康为导向的体育,不仅包含了身体健康,也包括了心理健康。学校通过体育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健康生活、健康学习、健康运动、健康心理。学校遵循体育运动规律、身心发展规律,既重视强身健体教育,构建了科学健康体育课程、形式多样体育运动、兴趣爱好个性培养的立体式教育机制,也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纵向班级心理气象员、院级心理气象站、校级心理咨询中心和横向学生管理部门、保卫部门、校医院网格联动机制,确保让学生以舒畅的锻炼、愉悦的心理从网络沉湎等负能量中解放出来,以健康的体育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强健体魄、坚强意志和团队精神。






    • 明故宫校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
    • 邮政编码: 210016
    • 将军路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 邮政编码: 211106
    • 版权所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 苏ICP备05070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