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展研究中心
    战略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高教发展  战略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部属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时间: 2016-11-08 浏览次数: 752

    工信部规〔2016〕332号


    部属各高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全面提升部属高校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制定《部属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部属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导部属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部属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时期,部属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办学水平大幅提升,有效地服务了国防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服务国防建设贡献突出

    “十二五”时期,部属高校加强国防特色学科建设,大力培育国防科技领军人才,积极承担重大国防军工项目,为国防科技创新和武器装备发展做出新的突出贡献。部属高校进一步优化核、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军事电子等领域国防特色主干学科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专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到2015年末,部属高校拥有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2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9个,与军工集团成立联合研究院20余个。“十二五”期间,部属高校累计为国防系统培养和输送优秀毕业生近6万人,占直接就业人数比例的35%左右,为国防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新增院士12名,“型号总师”及重大国防科技项目带头人264名,“千人计划”入选者、“万人计划”入选者等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300余名;承担国防“973”项目40余项,获国防科学技术奖368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42项;用于武器装备关键技术及型号研制任务等国防科研经费较“十一五”增长150%,有力地支撑了武器装备发展。

    (二)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部属高校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建设投入,统筹推进学科体系化建设,共设本科专业点476个、硕士一级学科点239个、博士一级学科点133个,涉及工、理、管、文、经、法、史、哲、教、医、农11个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以国防特色学科为主干、基础学科为支撑、两化融合学科为拓展的学科体系布局。建设了部重点学科96个、重点专业57个。在2012年全国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共有5个学科位列第一名,10个学科排名前5%,较上一轮学科评估有大幅提升。部属高校7个学科领域的3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同类学科排名前1%,其中,2个学科进入前1‰。

    (三)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部属高校全面实施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以培养国防现代化、工业和信息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稳定办学规模,完善培养质量评价办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校生层次、类别结构进一步优化,研究生、学位留学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稳步提高,截至2015年末,部属高校有全日制在校生20.33万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2.08万人、硕士研究生5.64万人、博士研究生2.17万人。五年毕业学生累计24.68万名,各校年度就业率均达95%以上;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7篇,本科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7521项;培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6个;获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7个;建成国家精品公开示范和资源共享课程112门。

    (四)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部属高校坚持面向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国防军工、军民融合和两化融合重点领域,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体制机制,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5年末,部属高校建有48个国家级科研基地,308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和18个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大科学工程获国家批准立项。“十二五”期间科研经费累计达553亿元,较“十一五”增长90%;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99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78项,发明专利授权17891项;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建联合研究院30余个,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50余个。

    (五)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部属高校进一步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人文校园、绿色校园、科技校园、节约型校园”建设,着力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基本建设投资累计124亿元。截至2015年末,校园占地面积161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76万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4万元,较2010年末分别增长8%、19%和50%;部属高校教师总数达2.7万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5万人,两院院士52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58名,“万人计划”入选者55人,长江学者18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9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8名。

    (六)党建工作有效加强

    部属高校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方针,实施党建创优工程,在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末部属高校教职工党员达1.92万名,学生党员达5.37万名。各校坚决落实国家高等教育政策方针,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研究制定重大发展战略,有效维护了稳定发展大局,党的领导得到加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强化监督和问责机制,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全面从严治党有效落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有力地推进党建工作开展。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对照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及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求,部属高校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体现学校特色及发展战略的学科体系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学科交叉融合不够;培养和引进一流师资的体系尚未真正建立,教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全建立,本科教学基础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服务国防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二、“十三五”部属高校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高等教育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引领、提升内涵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时期,部属高校发展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部属高校提出新要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正在推动技术、人才、资本、服务等创新要素加速整合,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跨界融合协同为主要特征的高效创新体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兴起,催生生物、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数据等发展战略,正在推动网络和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这些战略的实施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属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必须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全面推进文化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创新型人才保障和高水平智力支持。

    国防科技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对部属高校提出新要求。以提升自主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要求强化国防基础研究,加强前沿技术探索和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军工研发制造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武器装备建设体系化和自主化发展要求以及作战样式的新变化,迫切要求加快解决动力、核心元器件、关键原材料等瓶颈短板。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将进一步推动国防科技工业融入国民经济体系,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逐步完善,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化加快。部属高校作为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重要力量,适应武器装备发展及军民融合战略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强化国防特色学科建设,培养国防领军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担当起支撑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重任。

    高等教育发展对部属高校提出新要求。世界高等教育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教育形态、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组织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综合改革,高等教育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投入机制等方面迎来重大调整。当前,全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都把争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部分高校也积极进入国防军工领域,拓展新的发展方向,竞争日趋激烈。部属高校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抢抓机遇,提出符合实际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和实施路径,加强统筹实施,创新组织模式,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

    综合判断,高等教育正进入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开放、竞争、创新、转型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环境。部属高校必须准确把握、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坚定不移地强化国防特色,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引领,坚定不移地笃定内涵发展,着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服务国防现代化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使命,坚持把创新摆在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建设一流学科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坚持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创建中国特色一流大学。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特色发展。把服务国防作为发展之本,提高支撑和引领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的能力。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加快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提高服务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需求的能力。

    2.坚持人才为本。始终把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不断提高教师团队整体能力和水平。

    3.坚持创新引领。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核心,改革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强化基础研究。以服务国防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导向,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努力产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4.坚持深化改革。深化人事制度和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教师分类设岗、分别评价的制度,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科技创新、管理服务的内生动力。加快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推动学校向院系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办学活力。

    5.坚持开放办学。瞄准世界高水平大学,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开展更高层次的合作,以高水平的开放办学提升部属高校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部属高校成为支撑和引领国防科技创新及汇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服务国防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中坚力量,学校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内涵式发展模式牢固确立,为建成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学科专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形成特色鲜明、具有整体竞争优势的学科体系。一流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力争8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15个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其中,国防主干学科全部建成国内一流。基础学科和支撑学科实力大幅提升。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师资引进和培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数量规模与发展要求相适应、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力争新增院士10人以上,“型号总师”、国防重大科技项目带头人、“千人计划”入选者、“万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数量大幅增加,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引领国防科技创新方向,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真正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协同育人机制取得重大突破,力争新增高水平协同育人基地20个以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毕业生更加符合国防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到国防、工业和通信业系统就业的比例达到65%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科技创新成效显著。形成更加开放协同共享的科技创新体系,基础前沿研究探索能力显著增强,关键技术攻关能力进一步提高,建成一批服务国防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创新平台和高水平智库。支撑和引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自主可控发展的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力争新增高水平创新平台15个以上,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增加10项左右,基础研究经费占科研经费的比例达到20%左右。服务军民融合发展和两化融合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提高。

    <!--[if !supportLists]-->四、<!--[endif]-->重点任务

    (一)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

    主动适应需求,强化办学特色,优化学科布局,建设一流国防特色学科,巩固和发展一批优势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不断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1.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坚持以建设一流学科群为目标导向,加强统筹、强化特色、突出优势,制定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加快构建特色优势学科为主干、基础学科为支撑、新兴交叉学科为增长点的学科专业体系。突出重点,结合实际,按照现有学科基础和发展潜力,确立分级分类清晰的学科专业建设梯队。坚持以工为主、理工并重,文、史、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根据建设成效及经济社会需求,通过招生计划调控、人事政策及资金资源配置等方式引导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加大支撑一流学科和特色优势学科建设的资源统筹和配置力度。

    2.突出建设一批一流学科。把国防特色学科作为一流学科建设的重点,研究制定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对处于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以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为目标,列入建设计划重点支持;对处于国内一流行列的优势学科,以国内一流前列为目标,列入建设计划强化支持;对具备条件进入国内一流行列的学科,以国内一流为目标,列入建设计划加大培育支持力度。创新一流学科建设组织模式,瞄准国际学术前沿,聚焦国防科技创新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构建一流科技创新平台,汇聚顶尖学术人才队伍,在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上给予重点保障,务求取得突破。重点面向工程和材料等领域,力争建成8个世界一流学科。加大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的建设力度,力争建成15个国内一流学科,其中,国防主干学科全部建成国内一流。

    3.巩固和发展特色学科专业。按照体系化发展的思路加强统筹布局,进一步巩固国防特色学科优势。适应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机械化复合条件下,未来战争对武器装备发展的新要求,谋划前瞻性、战略性方向,配置优质资源,重点建设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核、电子、网络空间安全等国防特色学科。进一步凝练学科特色,大力发展民航、环境、建筑、民爆、汽车等学科专业。利用建设微电子示范学院的契机,积极与国内知名微电子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微电子领域特色学科。

     4.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围绕服务建设一流学科、发展特色学科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强化基础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基础学科支撑主干学科发展作用,形成各具特色的基础学科建设体系。重点围绕制约有关优势工科建设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及解决重大工程、应用问题,确定基础学科研究方向和重点,与优势学科协同发展。坚持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发展规律,积极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原创性科学研究,推进知识发现和创新,不断提高基础研究创新能力,产出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原始创新成果。

    5.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方向,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以国防优势学科为基础,积极在公共安全、应急救援、节能环保、通用航空、动力与传动等领域打造新优势,建设一批军民融合交叉学科。重点围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网络空间安全、生物工程、生命科学、海洋工程及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积极服务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大数据、健康保障、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重大工程,拓展和延伸学科方向,培育一批两化融合交叉学科。加强理工、工医学科交叉融合,建立跨学校、跨学科、跨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平台,不断形成学科增长点,打造新的学科高峰。

    (二)加快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引培并举,建设一支支撑一流学科建设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一流师资队伍。

    1.依托学科载体加大师资培养力度。根据学科规划和人才专业队伍建设需求,制订学校师资培育计划。进一步加强教师发展中心建设,按照“四有”好教师标准,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分年龄、分领域、分类型,实施人才梯队培养。充分发挥院士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学术团队培养接续领军人才。依托重大国防科技工程项目及创新平台,培育一批能够成长为“型号总师”、项目带头人的高水平国防科技领军人才。在优势学科领域,依托协同创新中心、重大科研项目等平台,培育一批能够入选“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以35岁以下教师为重点,培育一批能够入选“青年拔尖”“青年长江”“优青”等青年学术骨干。坚持教书育人为教师第一要务,激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培育一批教学名师。

    2.加快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根据现有人才结构和学科建设规划,把外籍和具有海外经历的高层次人才作为重点,精准引进学科体系建设急需的紧缺人才。充分利用“千人计划”“引智项目”等海外人才引进政策,以重大基础科研平台和科研合作项目为载体,面向海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重点企业,引进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高精尖人才。充分利用深圳、青岛等沿海发达地区引智政策和开放窗口作用,结合已建的校区、校地合作研究院、创新平台等,吸引国内外一流的科学家、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从重点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引进吸纳高水平人才,专兼职开展科研教学活动。适应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形势,探索以院系为单位,引进不同学科领域、支撑主干学科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3.建设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大局,服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加强重点培养,强化岗位培训,建设一支掌握高等教育规律,熟悉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政策的管理干部队伍。加大院系和学校管理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力度,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完善管理干部晋升和交流机制,畅通管理干部职业发展通道,全面实施学校领导任期制,开展管理岗位职员制试点。

    4.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区别基础研究、专任教学、应用研究、行政管理等不同类型,改革完善教师分类设岗、分别评价和职称评聘的政策制度,营造一线教师潜心搞教学、踏实做研究的环境。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改革科技人才评价中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倾向,充分考虑军工科研任务时效性、保密性等特点,建立以创新质量、创新贡献、创新效率为导向,体现国防特色高校的分类评价体系。关注中青年教师成长,指导帮助制定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为中青年教师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创造机会,提升学术水平。支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和相关单位实践锻炼,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全面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

    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

    1.强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进专业培养方案,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研究型教学,改进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考核机制,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基本制度,高水平教师要更多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积极改进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实行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完全学分制,扩大学生自主选专业、选课程和选老师的权利,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建设一批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一批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水平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和高水平教材,建设一批开放共享的实习实践基地和虚拟仿真的实验教学平台,全面支撑创新型教育教学改革。

    2.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更加注重研究生分类培养,完善培养分流退出制度,围绕研究生培养的全要素、全周期,加强过程控制和管理,提高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专业型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胜任力。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支持开展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试点。加强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技攻关方向、重大工程领域的博士研究生培养。建立长效、多元的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研究生导师资格退出机制,强化导师育人责任。

    3.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化课程设计、毕业论文的创新创业导向,开展创新创业竞赛,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积极争取行业企业、产业园区、孵化基地和风险投资支持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建设一批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训基地,为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创造条件。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奖励在创新创业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支持学校制定鼓励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弹性学制管理、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建立创新创业教育高校联盟,搭建校际交流平台,探索创新创业资源共享机制。

    4.推进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中心的功能作用,加强与军工集团、科研院所的合作,承担国防工程及军民融合重大科研项目过程中,开展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加强与重点服务的产业对接,瞄准产业人才需求,利用产业资源,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学联盟,开展产学协同育人,培养产业急需人才。与国内外重点企业联合,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实行“订单式”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企业培养领导领军人才。与行业企业建设开放共享的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实现高校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双向交流,共同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共同制定教学、学生管理和安全保障等制度,实现产学育人优势互补,共同培养创新型人才。

    5.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积极参加学科水平评估、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程专业认证、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生论文抽检等第三方评估评价,以评促建,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常态化管理机制。结合各校实际,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完善培养过程跟踪和质量反馈机制、教师教学投入和教学资源条件保障机制,开展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定期发布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构建完备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四)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以服务国防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开展协同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1.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和基础,统筹规划、主动论证,积极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按照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积极研究提出或参与国防领域国家实验室建设。立足特色学科,面向国防科技工业重点领域及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的重点方向,加强与重点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国防特色学科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等行业支撑平台。鼓励高校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共建面向行业或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有效贯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转化各环节,形成协同创新优势。支持高校积极推进基础研究特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前沿技术联合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多种形式的改革试点。充分发挥已有创新平台作用,扩大开放和共享,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

    2.强化基础前沿研究。把加强基础前沿研究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任务,把国防科技基础前沿研究作为基础前沿研究的重中之重。聚焦国防特色学科发展方向和武器装备建设的突出问题,跟踪科技发展前沿,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制定基础研究计划。加强前瞻布局,重点聚焦空间、海洋、网络、核、材料、能源、信息、安全、生命等前沿领域,梳理科学问题,积极推动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究,深化基础技术与通用技术研究,从理论机理层面突破深层次共性关键问题。结合国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发展实际,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建立基础研究常态支持机制,给予持续稳定经费支持,努力营造自由探索、宽容失败的科研氛围,打造一批相对稳定的基础研究团队。

    3.大力推进创新攻关。围绕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目标,聚焦制约武器装备自主安全可控发展和体系化建设的短板瓶颈问题及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在动力、信息控制、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计算机基础软件等领域加强攻关,研究推出一批创新成果,提高关键技术供给能力。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工程和武器装备型号任务为牵引,积极开展各类研发创新活动,在系统集成、仿真实验及产品研发等方面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抓住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带来的机遇,积极开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智能和绿色制造技术、现代能源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海洋和空间先进适用技术、健康技术、纳米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研究,在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领域承担重大关键任务,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果。

    4.建设特色高水平智库。发挥高校人才资源汇聚、学科门类齐全的整体优势,突出特色,建立以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及重大政策研究为主要方向的高水平智库。积极面向工业、通信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开展多种形式咨询、战略和政策研究,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规划的编制、组织实施工作。在人文社科领域,关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调研咨询,产出高质量的思想产品和研究成果,提升建言献策能力。把智库建设与人才培养、教师发展有机结合,为政府决策及行业发展提供咨询支持的同时,培养高水平研究人才。

    (五)全面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加强对接融合,将高校科研开发的成果以及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主动将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大学生就业等重点建设任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现融合共赢发展。践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一批符合有关规定的军用技术和成果融入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国家战略,有针对性地培养急需紧缺的创新型人才,解决重大技术和工程问题,促进技术开发和技术转移。加强与地方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深度合作,培育建设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无人机、高端装备制造、核动力安全与仿真、新能源汽车等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培育创新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按照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原则,加强政策机制创新,制定成果使用、处置、分配及人员兼职离岗等方面具体可行的实施细则,加快国家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措施在高校内部的实施落地。鼓励学校建立技术转移工作机构,并安排相应的工作经费。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合作,依托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研究院,创新转化模式,拓展合作领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推动建立部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多方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拓展继续教育和高端培训。充分发挥高校的人力资源及教育科研平台的优势,主动对接社会需求,特别是面向军民融合领域,定向培养行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为地方企事业单位提供高层次的人才培训、知识更新和学历学位提升等继续教育和培训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育资源,推出精品网络教育课程,拓展服务社会的领域。

    (六)提升国际交流合作层次和水平

    借鉴国际现代教育理念,拓展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探索具有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

    1.联合培养高水平人才。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成功经验共享机制,探索与国外一流大学在境内外合作举办大学、二级学院,共建研究机构,联合培养高水平人才。积极与国外一流大学开展学历互认、学分互认、师生互换,探索联合授予学位。对标世界一流大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师资、课程、教材国际化水平,开设部分全英文课程,提高课程国际通用程度,推进工程专业国际认证。促进中外双向留学,加大外国留学生招生力度,提升留学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具有海外交流经历的本科生比例,扩展研究生公派留学计划,支持博士研究生赴国外一流大学访学。建设好孔子学院,传播推广中国文化。

    2.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立全球一流人才发现、吸引和推荐机制,瞄准全球高端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聚集地,有针对性地完善人才政策,加大急缺人才的引进力度。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学科研环境,增强对外籍优秀教师的吸引力。建立完善青年人才国际化培育机制,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学校支持及中外合作项目等,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进行学术性访问学习,推进与国外高校教师互访,进一步提高教师海外访学比例、访学学校层次。推动管理队伍知识结构国际化,支持优秀年轻干部赴境外进行系统教育管理培训,培养一批深入了解国外高校办学模式、运行机制的教育管理人才。

    3.开展国际协同创新研究。积极利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国际合作机制及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等合作平台,拓展部属高校与国际机构之间的教育、科研、人文合作空间。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积极与沿线国家合作培养人才,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建立长期稳定伙伴关系,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重大科学计划、科学工程,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高水平学术组织,开展深层次可持续交流。创新合作方式,具备条件的可通过开放重大科研试验设施和重大科研项目,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参与创新研究。探索在海外联合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科教基地,提升科技创新影响力。支持优秀教师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学术机构、学术组织中任职,积极参与国际学科体系标准、国际教育教学评估认证。

    五、保障措施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作为部属高校根本办学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部属高校党委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控制权,在教学组织及教材编写、学术交流、论坛研讨等各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切实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适应网络及信息社会快速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强化网络宣传的正确导向,传播向上文化,传递正能量,把校园网络建成育人的重要平台。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统筹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党组织建设,严肃党内组织生活,确保“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组织生活制度化、常态化。深入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通过优质服务将广大师生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注重发挥优秀教师和学生党员在加强党建、凝聚共识、推动发展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党委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和纪委执纪问责的监督责任。坚持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业务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齐头并进。加强制度建设,重点在“管人、管事、管钱”方面,完善体现高校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加强党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规范权力运行。落实有关规定和公开公示制度,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保证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支持纪委依纪依法严惩腐败。不断巩固和拓展“三严三实”等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增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加快建立现代高校治理结构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突出学校党委在把握政治方向、确定发展方向的首要职责,组织提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重大政策和措施。支持校长在党委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组织实施学校党委有关决议,着力做好学校发展规划、教学科研、对外交流合作及行政管理等工作。

    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院系在学校治理体系中的关键作用,赋予学院更大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权力,发挥学校战略谋划、统筹协调功能,建立有利于发挥学校整体竞争优势、有利于发挥学院办学积极性的学校管理体系。梳理、确定和公布机关各部门及学院的职能、职责,明确校、院两级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战略规划指导下,允许学院结合实际,创新组织和实施模式,实现快速发展。

    营造崇尚学术的良好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学术领导作用,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使教授成为规划学术发展方向、评价学术成就的主导力量。尊重不同学术流派、学术观点,鼓励学术上的挑战与争鸣,倡导学术自由。以学术大师为标杆,弘扬锲而不舍、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对学术水平高的教师,提高福利待遇,在职称评定、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给予支持。采取公开曝光,限制或取消各类科研项目申报、暂停研究生导师资格等方式,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力度。

    (三)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适应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充分利用中央财政资金渠道,加强对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高端人才引进、“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校园建设等重大项目支持。加强对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重大任务和建设路径的研究,在国防科技工业强基工程、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建设、国防特色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符合政策方向的项目,争取更多支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落实部省共建协议,将高校重大项目纳入地方经济、科技、人才发展规划,争取地方财政对协同创新平台、联合科研、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协同育人等基地的支持。支持部属高校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构建产业需求导向的专利池,促进部属高校高价值专利培育和产业化推广。探索引入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等社会资金,拓展科技开发及成果转化的资金渠道。支持学校积极吸引社会捐赠,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四)深入推进高校综合改革

    以人事分配制度及考核评价制度为核心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激发基层单位和教师的创新活力。研究提出符合国防特色高校特点、以内涵发展为导向的绩效评价制度改革方案,区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教研、教学、管理等不同教师类型,逐步建立分类设岗、分别评价制度。以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基础研究水平为目标,改革教师评价分配机制,在工资薪酬、资源分配等方面,向潜心基础教学、基础研究的一线教师倾斜,支持建立稳定的教学和基础研究教师队伍。以有利于构建一流师资队伍、吸引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制定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建立相应的岗位和分配制度。以提高学校办学活力为目标,在经费使用、选人用人、职称评审、薪酬分配、资源配置等方面,鼓励学校进一步向学院下放权力,加强院系及学科专业建设。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加强财务管理,建立科研经费内控制度,确保教学科研活动规范运行。

    (五)强化绩效考核

    按照强化特色、重视基础、提高质量、突出重点的原则,研究建立客观反映国防特色高校办学水平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五年为一个周期,重点从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对部属高校落实规划重点目标任务及本校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将评价结果与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考核工作相结合,并作为学校下一周期绩效支持的参考。支持部属高校根据本规划,细化学校的目标任务,自行开展评价和评估工作,确保实现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


    • 明故宫校区: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
    • 邮政编码: 210016
    • 将军路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 邮政编码: 211106
    • 版权所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 苏ICP备05070685号